日本上周發表白皮書,年齡介乎30至40歲的國民買樓比例,由八三年的53%,跌至○八年的39%,而租樓比例則由40%升至60%。最近有日本豪宅來港展銷,保證租金年回報2.2至4%。曾在日本生活數年的加拿大人,三年前起在東京買入面積小至120平方呎的小型單位收租,租金回報高達10%。日圓兌美元近日又跌穿100,港元購買力上升,日本勢成為另類物業投資市場。
上周五晚上七時多,在中環一間酒店會議室裏,三、四十名中年人專注聆聽一個日本樓盤的說明會。
這個位於東京麻布的新盤,就在東京鐵塔附近,兩房(638平方呎)及三房(832平方呎)單位售價門檻分別為6,190萬及8,970萬日圓(約480萬及700萬港元),並設代租服務,扣除費用後保證租金年回報2.2至4%不等。中銀日本提供的按揭息率約2.5%,但只可借樓價50至60%。
上班族吼市區的骰戶
在港定居21年的戴龍(Christopher Dillon)本身從事顧問工作,曾在東京住三年(八九至九二年),一○年開始在東京買樓,至今手上有三個小型單位收租,並即將買進第四個,「在麻布區的高級公寓,收租回報只有3至4%,而我買的單位都位於市區,方便上班族返工,但面積只有24平方米,最小的更只有12平方米,但回報率有7至10%!」他說日本只有實用面積,發展商不能「發水」。
在港、日均有物業的戴龍,目前只投放約一成資金在日本「磚頭」上,他直言東京樓價不高,5.5萬美元(約43萬港元)已可買到一個小型獨立單位,同一價錢在香港只買到一個車位,「香港樓市,人人尋求資本增值,但東京樓市,尋求的是收息回報(Yield),其實香港樓價已近頂,相反日本樓價則在底,分散投資十分重要。」
戴龍指,在日本放租好處多,譬如租客「企理」、準時交租,「在日本租屋,租戶要找家人當保證人,欠租的話,保證人要上身,甚至有公司專門替孤兒承保,而且即使是低下階層聚居的小區,街道衞生和治安也很好,若在美國,那些社區都是充滿罪惡和垃圾。」
東京約六成人口居住在23區內,總人口自一○年開始下降,但居住在中央五區(涉谷、新宿、港區、中央及千代田)人口更不跌反升。
東京買樓僅一成外資
以金額計,外地買家去年佔倫敦及紐約樓市分別63%及31%,而東京只有10%,即九成都是本地買家。仲量聯行資本市場主管水野明彥表示,在日本買樓,很多經紀只會說日語,而且文件都是日文,增添外國人在當地買樓的難度。
戴龍本身略懂日語,而且在當地有人脈,方便他入市,他承認有時也會出現「雞同鴨講」的情況,但他指近年當地奢侈品行業都攻中國人市場,不懂日語的港人到當地買樓也不難,但日本樓市不像香港般透明,「在香港,可以輕易在網上找到成交、估價等資訊,但在日本要經物業代理才可進入不動產流通機構REINS的資料庫,而且已出租的物業是不能睇樓的,日本人視之為不禮貌。」在日本買賣物業時,要買賣雙方同場以口頭確認資料,包括是否凶宅等。
在日本買樓,要注意購買地震保險,保費會按地區、建築物料、樓齡及抗震力來計算,以東京一般房屋為例,保額1,000萬日圓(約78萬港元),年保費1.7萬日圓(約1,330港元)。